尊敬的审阅人员和品鉴读者:本文是经过严格查阅相关权威文献和资料。 全文数据有据可依,可供查证。
我问你个问题,越南到底是算计中国,还是算漏了自己?
你有没有发现,最近越南那边一出牌,挺让人摸不着头脑。明明对中国的依赖还没断干净,却已经急吼吼地答应美国提高对转口商品的关税,高达40%。换来什么?换来美国对越南自产商品的关税,从46%降到了20%。看上去是笔精明买卖,结果却像是在赌气的时候,把后路一把火烧了。
我查了下数据,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里,大量都靠中国提供原材料,尤其是电子元件、布料、化工品、钢材等工业原料。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,2023年越南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达到1218亿美元,其中近一半是工业用原料和零部件。这些东西要是贵一点,越南的出口商品竞争力立马跳水。
咱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:越南的制造业腾飞,一大半是中国工业基础给带出来的。
越南自己有没有重工业?说实话,真不多。化工、冶金、机械这些重活儿,还是靠从邻国进口。从日韩进口?也行,不过得掂量掂量成本。
韩国和日本的出口价格一向不便宜。以塑料原材料为例,中国出口的聚丙烯每吨价格大约在940美元,而韩国、美国普遍超过1050美元。再加上运输成本、供货周期,这笔账真不划算。越南选择从中国进货,不光是因为便宜,还因为快,效率高,一句话,邻居做生意有天然优势。
那现在问题来了。越南这一招是讨好美国,但代价就是要和中国在贸易博弈上拉开距离。可美国真能让越南高枕无忧吗?
2024年第一季度,美国对越南进口的审查力度加大,尤其针对转口贸易。简单说,就是防着中国企业借越南的壳,把货变个包装卖到美国去。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(CBP)查得越来越严。越南在这时候点头配合,表面上是守规矩,实际上是断了自己一条重要的出口路径。
你越南过去几年里不少出口增长,其实是借壳生意起了作用。以2022年为例,越南对美出口增长超过13%,但据美方数据,其中一部分增长被认定为疑似中国产品转口。这本来是个灰色地带,越南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现在主动迎合美国,等于亲手掐断自己这一通道。
我纳闷的是,越南到底是怎么权衡这笔账的?是赌中美竞争会长期持续,所以押注美国?还是低估了中国反制的可能?
中国方面的态度其实早说得很清楚。2023年11月,商务部发言人曾表示,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在关税安排中以损害中国利益为代价。当时是针对欧盟说的,现在这个立场放在越南身上也照样适用。
越南对美出口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,已经超过30%。其中电子产品、纺织服装、家具等全是依赖中国原材料的行业。中国一旦通过调整出口价格限制关键原材料出口等方式施压,越南很难不疼。
有人可能会说,中方真要这么干,不是两败俱伤吗?但问题是,越南这步棋已经让中国没有太多回旋余地。如果任由其转向美国,变相替美执行产业转移,又压制中国利益,那以后谁还愿意和中国谈贸易?一个个都跑去和美国以损害中国为代价做交换,中国不硬起来,规则谁还守?
回到现实场景。我前几天在一个制造业群里看到有人说:我们现在接到的部分订单已经被客户明确提出‘不要越南货’,怕惹麻烦。这种连锁反应不是写在协议里的,但它比任何一纸关税调整都来得实在。
越南的动作,其实正在打破一个原有的亚洲供应链共识:大家都知道靠中国的产业链过日子,结果你去美国那边站队,还顺带堵了别人的出口口子,别人凭什么不回手?所以,越南赌的是美国的市场和保护。可美国是不是一张稳定的牌,这几年大家看得还不够清楚吗?
今天是对你减税,明天一纸调查下来照样下狠手。看看墨西哥、印度、印尼,不也时不时挨几顿反倾销的招呼?越南指望长期从美国身上捞到实惠,难度不小。
我不是说越南一定是恶意的,也不否认它想在大国之间找缝隙求生,但你总得想清楚代价和后果。
特别是在自己原材料还要靠中国供应的情况下。它是真的没算明白,还是只算自己那半笔账?这事可能才刚刚开始。
股票配资利息,股票平台哪个好用,网上配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